其實,我并不是什么攝影大牛,只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擷取光影、記錄點滴的入門攝影愛好者。
一往無前 攝于羊湖
大學時代,我遠離父母和家鄉(xiāng)來到重慶,被這座城市的山水建筑、道路梯坎、市井和繁華所感染。大二的時候,我用打工賺的錢買了第一臺佳能數碼相機PowerShot A70,摸索著拍一些風景和人物。周末和節(jié)假日我會帶著我的小相機到處走走看看拍拍。看不到盡頭的梯坎、熱鬧的朝天門碼頭、渝中區(qū)魔幻立體的樓宇、川渝寧靜的古鎮(zhèn)、隱藏在山林的大足石刻……還有熱情、爽朗、勤勞的重慶人,都是我記錄的日常。那時候不太懂焦距、光圈、快門這些專有名詞,只是單純用取景框框住眼中值得記錄的事物,按下拍照鍵而已。
大學畢業(yè)后,我進入酒店的市場傳媒部工作,職責是用圖文和視覺素材,通過媒體面向公眾建立、展示和維護企業(yè)形象。我在這個領域一干就是15年,經歷了傳統(tǒng)媒體發(fā)展的鼎盛時期,也見證了社交媒體的興起和蓬勃發(fā)展。
工作初期合作的都是傳統(tǒng)媒體,如報紙、雜志、電臺、電視等,能夠刊登酒店廣告的版面非常有限,拍攝酒店空間和產品的硬照就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因為在豪華酒店工作,多與國際品牌御用的商業(yè)攝影師合作。我開始接觸到單反相機,了解到硬照對光影、對拍攝對象細節(jié)的要求,了解到構圖的重要。我需要根據一天的光影變化、日出日落的時間,為攝影師制定拍攝計劃、溝通拍攝角度、安排拍攝對象等輔助工作。那時起,我也開始拿起公司配備的佳能60D單反相機,用一些自動場景模式,來拍攝酒店舉行的宴會、會議活動或者供內部參考使用的圖片素材。
我在深圳、桂林、南昌等地工作過,無論是清晨日出前在深圳的市民廣場,陪同坐在升降機上的攝影師拍攝建筑外觀,或是在冬天贛江的河床上跟進城市天際線的拍攝,都讓我對光影、時間與攝影的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。相機也從佳能60D升級為70D、7D。
真正的攝影實踐,是我在世界屋脊拉薩工作的兩年。
在20+的尾巴,我申請去拉薩參與籌建一家國際豪華酒店。彼時的工作中也少不了建筑、酒店內部環(huán)境和目的地硬照的拍攝,合作的攝影師是60多歲的美國商業(yè)攝影大師George Michel。這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拍攝項目。拉薩的天氣瞬息萬變,高海拔缺氧是常態(tài),外拍除了要早起,還要跟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搶占拍攝位置。我們凌晨4點驅車占據高點拍攝布達拉宮的日出、深夜2點拍攝藏式花園的篝火,上房頂拍攝城市天際線……直到8年后的今天,當時拍攝的圖片仍然能夠供企業(yè)商用。想到這里,我心里滿是對攝影師的敬意和對攝影的敬畏。
拉薩的自然、文化、宗教與過往生活環(huán)境有特別大差異,我拍攝了不少當地的自然和人文畫面。社交媒體開始在國內興起,大量微博旅行博主來西藏旅拍并在社交媒體上傳播。我也喜歡上這種輕松的、帶有情緒的拍攝和呈現(xiàn)方式,入手了一臺專業(yè)單反相機,佳能5D Mark3。
納木措轉湖
波密然烏湖
林芝桃花溝
工作之余,我會跟著援藏干部、支教老師、攝影家協(xié)會的藏族攝影師、媒體的攝影記者或者“拉漂”攝影師外出采風。我拍過高原珍稀保護動物黑頸鶴、打造佛像的村莊、高原湖泊的日出和日落、藏地的宗教儀式。
牦牛
喜馬拉雅的落日
專業(yè)的攝影老師教我怎么運用自然光線、調整光圈和感光度,一開始我只能死記硬背老師建議的拍攝參數機械拍攝,后來我可以自如地調整焦距、光圈、感光度、快門等參數,完全用手動模式拍攝了。眼睛看到的景致與內心想表達的情緒融合在一起,影像也會說話了。
在拉薩工作的兩年里,酒店需要用到的大量圖片都是由我拍攝、發(fā)布的。酒店在微博、微信、facebook、Instagram上使用的酒店環(huán)境、人物、餐飲圖片均出自我的鏡頭。我聯(lián)合平時接觸到的專業(yè)或非專業(yè)的攝影老師舉辦了第一屆“西藏故事”攝影展,并得到了各界好評。
來萬達后,集團旗下上百家酒店及各種創(chuàng)新項目讓我的攝影技能有了更大的發(fā)揮空間。在單體酒店工作時,除了自己日常拍攝酒店的各種產品,我還組建了酒店的拍攝工作室,為公司節(jié)省傳播費用的同時,積累了大量圖片和影像素材。我們自己拍攝的接待外國政要的圖片刊登在了China Daily。
愛工作、愛攝影、愛生活。我會繼續(xù)提高攝影水平,期待與大家分享更多美好的畫面。